冷冻鱿鱼原料系列

从濒临灭绝到中国第一海水鱼养殖品种:大黄鱼让餐桌更丰富

发布时间:2024-05-31 栏目:冷冻鱿鱼原料系列

  福建宁德山海相连,大陆海岸线万平方公里,均占福建省的1/3左右,渔业资源丰富,是中国大黄鱼养殖的核心区,享有“中国大黄鱼之都”的美誉。

  大黄鱼,又叫黄瓜鱼,其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有着“国鱼”的美誉。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的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至今还流传着“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的歌谣。然而,20世纪70年代,因过度捕捞越冬群体,致使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为拯救大黄鱼资源,闽东水产科学技术人员开展了大黄鱼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

  从濒临灭绝到人工育种养殖,最关键就是种苗。在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技术人员正忙着进行大黄鱼育种的技术攻关。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的徐鹏教授团队运用芯片和大数据技术,检测大黄鱼的基因,加快大黄鱼等重要海水养殖对象的良种选育进程,从而逐步的提升海水养殖产业良种化水平,为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良种保障。

  通过育苗业者近20年不断努力,宁德大黄鱼养殖群体种质显著提升,大黄鱼养殖产量已连续9年居全国海水养殖鱼类之首,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网箱养殖和最畅销的海水鱼类。

  2018年以来,宁德市持续开展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推动海上养殖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面淘汰木质渔排、泡沫浮球、塑料瓶等传统设施,采取群众改造、政府救助的办法,引导养殖户采用环保塑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此外,宁德市还创新建设海上社区、海上绿色养殖技术服务平台等,通过提升海上养殖管理与服务能力,推动大黄鱼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从濒临灭绝的物种发展成为如今年产值上百亿元的富民产业,宁德也不断续写大黄鱼的“国鱼传奇”。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宁德市大黄鱼产量21.3万吨,占全国80%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两百亿,有30多万人从事大黄鱼养殖以及相关行业。闽东这尾大黄鱼慢慢的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鱼”“振兴鱼”。

  版权声明:中新视频版权属中新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的使用行为,本社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

  京公网安备 201号] [京ICP备05004340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京;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86-10-87826688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