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海南农渔业的百科全书
乐东农谚“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足见水关于稻作的重要性。 海南日报记者 苏晓杰 通讯员 钟玉莹 摄
在海南农人眼中,农业是一个非常需求经历的作业。儋州有句谚语说,“三年易考文武举,十年难考田秀才”。
千百年来,海南农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的农谚,提醒了大自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运转规则,在出产中发挥了巨大的效果。海南农谚浅显形象,内容丰厚,直到现在还有很大的使用价值。海南农谚与农业出产之间联系非常亲近,在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地域农谚具有不一样的功效,对辅导劳动与出产日子,起了不可估量的功效。因而,将农谚称之为辅导海南农渔业出产的“百科全书”,恰如其分。
海南岛气候温暖、雨量足够,很合适水稻的成长。因而,海南盛行稻作,“七十二行,种稻为王”“作物百种,稻谷为王”。据《我国谚语集成·海南卷》副主编符策超介绍,海南农谚中有关水稻的条目特别丰厚,从犁地、选种、育秧、移栽、用水、上肥、除草、灭虫,直到收割、贮藏,有着一整套的名贵谚语。与栽培水稻有关的地步、耕牛、耕具、劳力、气候、时令、运送、供销等等,都不乏谚语撒播。
海南农谚倡议,稻田整地应改进土壤,深耕早耕,由于深耕能够加厚土层,保蓄水分,并能消除病虫杂草。早耕能够在必定程度上促进土壤熟化,吸肥保水,增进地力。这类的农谚不乏其人:东方有“改进土壤,水稻高产”,保亭有“生土压熟土,一亩等几亩”“三耕六耙多锄田,一造收成抵一年”,儋州有“地是刮金板,人勤金越多”“犁田深一寸,谷穗长一寸”,等等。
海南农谚很注重选种,宣传选用优良品种是确保水稻高产丰登的重要措施。许多当地农谚都反复强调选种的含义:海口有“一粒好种,千粒好谷”,陵水有“参天大树始于麦苗,丰盈稻谷始于苗种”,保亭有“种子年年选,产值岁岁高”,临高有“种田补选种,尽是白费工”等等。
“早播烂秧,迟播没收”,这句农谚充分阐明了当令耕种的必要性。那么,终究水稻何时耕种才算当令呢?那是由于各地气候和稻种特性不同而各异的。例如,昌江农谚说“正月浸种,二月插秧”,乐东的农谚则说“耕种不过五月,插秧不过七月”,保亭则有“六月犁田作秧地,最忌芒种下种子”。
水稻的上肥量很大,必定要注重施基肥,不只要数量多,并且要质量好。这样做才能够使秧苗成长强健,谷粒丰满。因而,海南各地的农谚都很垂青上肥:澄迈有“人靠五谷养,稻靠粪土长”,临高有“种田无窍,只怕肥少”,儋州有“粪里有黄金,积肥如积金”“粪是庄稼宝,没粪长欠好”,等等。
稻田应该实施浅水勤灌溉,这样既可供应水稻一切必要的水分,有可增高稻田的温度与土壤中的空气,使得水稻根部发育杰出,成长强健,避免倒伏和病虫害。海南农人在长时间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依据水稻不同发育时期,合理灌溉的经历,在农谚中充分反映出来:乐东有“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海口有“水利不修好,有田等于无”,文昌有“冬季深水是被,夏天浅水是火”,等等。
有关海南的作物栽培,海南的农谚中不只仅有水稻的,还有其他许多作物的。例如,许多是讲如何种杂粮的:“三月种豆豆无仁,四月种薯生细根”,讲的是大豆与红薯;“稻种在田,木薯种山”,说到了木薯;“谷雨有雨田种芋”,提及了芋头;还有讲山兰稻与棉花的“三月雨,长棉果;四月雨,种山兰”,讲玉米、谷子、高粱的“玉米稀,谷子密,高粱中心立”。也有许多是讲种瓜菜的,儋州有“瓜瓜菜菜半年粮”,海口有“想发财,种瓜菜”,澄迈有“豆三、菜四、瓜蒲十二”,陵水有“七葱八蒜九葫芦”等等。
海口的农谚说“牲畜猪居首,五谷粮占先”,可见传统上,海南农人对养猪的注重与国内别的的当地没有二样。
“人养猪,猪养田,田养人”,“猪多肥多,肥多粮多,粮多猪多”,“猪肥上地,一本万利”,“猪是肥料厂,猪是小银行”。这些时谚一方面反映海南传统农业要点着眼于“农”,而非“牧”,只知猪粪养田,比较少研讨养殖的办法。但从另一旁边面来看,也阐明海南养猪的利益不只在养猪自身,尽管养殖不挣钱,但其积肥功用却是公认的。
“养猪不巧,窝干食饱”,简略八字,道出养猪似是简略,却实非易事。要做到栏舍枯燥卫生,饮食守时、定量、定质,并非一切养猪人都做得好,特别是规模化养猪,猪群密度大,更需求耐性,精心养殖。
“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一坡”,“买猪崽,看猪母,猪母肥,猪崽壮”,“异地选公,本地选母”,“三年一换种”,这些谚语则是对种猪引种,筛选更新,配种,产仔办理等方面的经历总结。海南农谚提出,种猪是养猪的根底与要害,从后备母猪的培养到产仔,都需求实施精细化的科学养殖办理,要及时筛选和更新种猪,有用操控种猪繁衍妨碍疾病。
在海南农谚中,养牛的重要性一点都不弱于养猪。在海南各地的农谚中,有许多将猪与牛并提的:如五指山有“无猪不成家,无牛不成农”,儋州有“猪是制粪机,牛是耕田宝”。屯昌的农谚“饲鸡叫更,饲狗吠夜,饲猪还账,饲牛拖犁”,更是将四种牲畜家禽的效果逐个点到。
此外,在海南农谚中,还有许多家禽牲畜的养殖经历,包含马、羊、鸭、鹅、兔、猫等。例如,“养兔三步功,一洁二净三通风”“猫认屋,狗认人”“种姜又养羊,胜曩昔南洋”等等。
“海南四面环海,海洋资源极为丰厚,渔业出产兴隆,因而渔谚也特别丰厚。”《我国谚语集成·海南卷》副主编符策超说,这些渔谚论说渔业的重要:“一网半年粮”“嘱子嘱孙,不忘三月春”“无钱无米海里取”;或许总结鱼类的习性:“小暑起东南,鲤鱼钻深潭”“天上瓦块云,海中垂钓群”“红鱼四季红,只等吊绳动”“带鱼怕春风,刀鱼怕南风”“芒种夏至,飞鱼不见”“水木来,鱿鱼到”“春过三天鱼南下,秋过三天鱼北上”;或许教授捕鱼的技能:“垂钓要稳,捉鱼要准”“人看时顿,鱼看流水”“结群张网,拆伙延钓”“牵牛牵牛鼻,捉鱼捉鱼腮”“大鱼钓腹,小鱼钓口”……这一切,构成了一整套的渔谚系统。
例如,海南渔民对海鱼的鲜美程度的点评是:“榜首鲳,第二公式,第三马鲛郎”,意思是大海中的鱼类最甘旨的是金鲳鱼,其次是公式鱼,第三是马鲛鱼。
金鲳鱼长得像一只扁瓶,这种国外中上层鱼,每年2月从西沙群岛那儿三五成群相继向广东大陆滨海做产卵洄游。它们举动抱团儿,总是紧紧挤在一同游向目的地,有时候甚至会挤成“鱼墙”,这也是南海渔场一种奇迹。
“嘱子嘱孙, 不忘三月春”的渔谚,是由于海南渔民劝诫子孙后代,清明节前后是飞鱼三五成群从太平洋向海南岛东海岸产卵洄游的时节,前后能够历时约3个月。飞鱼细长,鳍特别兴旺,两边胸鳍一向连到尾部,张开来像一对翅膀,它能腾空蹿起、近水飞出30至50米远。飞鱼有一个怪脾气,产卵要通过激烈影响,它们挑选往海藻里钻,往石缝儿里挤,这样才能够把老练的卵排出体外。
海南渔民正是抓住了飞鱼的这一特色,“三月春”飞鱼汛到来时,渔民们把鱼网染成海藻色,每一张网1米见方,两张网组成一副,5至7副组成一束,系上浮子、浮标,让它们几百束一大片在海上漂流。前来产卵洄游的飞鱼见了,还认为真的是海藻,争着钻进去排卵,却是钻进去再也逃不脱。跟随的渔船能够白日摘了“日网”,接着又布下“夜网”,日夜收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