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万尾金鲳鱼苗连续下海!人工智能驱动金色海洋工业晋级
跟着气温逐步回暖,防城港市金鲳鱼工业迎来了投苗的最佳时节。近来,在间隔防城区江山港码头8海里外的广袤海域,400万尾金鲳鱼苗连续下海,继续深耕湛蓝“海上粮仓”,编写向海图强新篇章。
记者来到防城港市防城区江山港码头,看到一辆满载金鲳鱼苗的运输车慢慢停靠在岸边。身着橙色救生衣的工作人员有序协作,将一框框充氧鱼苗传送至投苗船。这批鱼苗经过严厉挑选和科学培养,体型匀称、活力充沛。跟着汽笛长鸣,投苗船驶向深海饲养区,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划出一道猛进的航迹。
“防城港金色海洋工业开展有限公司本年已成功获批第一期3000亩海域,并投苗400万尾,估计10月收网产值达350万斤,产值约65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李楠介绍,金色海洋才智海洋草场分两期出资,算计运用海洋面积10000亩,第一期出资建造40口网箱,第二期建造60口网箱,建成后年产值达5000吨,产值1.5亿以上。该项目悉数选用周长90米的HDPE深水抗风波网箱,较传统近海网箱抗风波才能提高3倍以上,饲养密度下降30%,既保证鱼类成长空间,又有实际效果的削减海洋环境影响。
作为我国西南滨海生态屏障,防城港海域具有面积广袤的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多样化的海洋ECO,其间水质的要害目标:海水溶氧量、盐度、微生物生态丰度等在全国滨海,均名列前茅。该公司挑选在此建造“海洋草场”,正是看中其得天独厚的生态本底。
李楠表明:“未来,公司方案建造岸上饲料厂以下降饲养本钱,一起针对海上风波大的问题,将开发无人值守人工智能主动投喂体系,完成长途监控和精准喂食,提高出产功率和安全性。该智能体系下一年试点后,将逐步推广至后续开发的7000亩海域,推进海洋饲养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开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海面,满载期望的网箱随波轻荡。随只能饲养体系的逐步齐备和工业链条的继续延伸,防城区正书写着向海图强的新篇章。2024年以来,防城区海水饲养产值达13.04万吨,年产值达12.21亿元。经过“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农户”形式,带动乡民工作增收,并打造了“防城港金鲳鱼”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完成经济效益与生态维护的双赢。